灵武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《关于构建“四联四化”机制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意见》和银川市《关于推行“四优四提”城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(试行)》精神,为进一步创新社区治理方式,灵武市坚持党建引领,密切党群联系,通过邻里驿家、邻里队伍、邻里心愿、邻里服务、邻里守望、邻里文化、邻里机制等“七项载体”,将各类矛盾化解在小、处理在早,实现“邻里沟通、邻里和谐、邻里互助”,形成“幸福邻里”的氛围,特别是此次“10.17”疫情期间,群众纷纷点赞“幸福邻里”是“有温度的党建、有质感的幸福”。
升级“邻”组织
“邻里驿家”解难题
构建“街道党工委—社区党委(党总支)—居民区(网格)党支部—楼栋(院落)党小组”四级纵向党组织体系和“红色业委会--红色物业--红色新兴经济组织”的横向治理体系及网格自治组织体系。依托社区党支部,通过腾、挪、合、借等方式整合社区和小区各类阵地资源,投入76万元建设“邻里驿家”24个并投入使用,以“15分钟便民服务圈”为半径,整合小区医疗、养老托幼、缝补、理发等多项资源,在小区内为居民提供惠民服务,累计服务人次23800余人,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。特别是10月17日疫情发生以来,坚持小区党支部引领,在小区封控卡点等战“疫”一线积极成立临时党组织78个,组建144个党员先锋岗和86个党员志愿服务队,切实将党的领导落实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角落。全市13个社区党委(党总支)、99个小区(网格)党支部、160个楼栋(院落)党小组第一时间进入“战时”状态,迅速执行防控要求;在全市15个社区成立工作专班,73个小区建立工作小组,划分为134个网格单元,50余名市级网格长、8名街道网格长、15名社区网格长、75家单位负责人担任点位长,落实街道、社区干部、公安民警、卫生服务站、志愿者“五包一”措施,明确责任,推动关口前移、重心下沉,实现社区疫情防控网格化、全覆盖、全天候、无盲区。
壮大“邻”人才
“邻里队伍”聚合力
坚持党员示范、居民代表带动、普通群众参与,大盘点大起底小区能人,建立小区“邻里能人库”432人,已建立67个“知心奶奶”“啄木鸟巡逻队”“邻里小事互助社”等居民互助团体,让“邻里能人”发挥特长发动热心居民参与小区治理。在此次疫情中,有人帮忙照看父母隔离在外独居在家的隔壁小孩、有人为社区群众送饭、有人把邻居产妇送医院、有人帮80岁的老人家倒垃圾等一系列“邻里故事”、“邻里模范”示范引领,形成了居民全员参与疫情防控的邻里氛围。并开设“邻里榜样 抗疫先锋”专栏宣传防控一线人物事迹40余篇,传播抗“疫”正能量。
健全“邻”机制
“邻里机制”办实事
全面推行 “听邻里说事、邀邻里议事、帮邻里办事、请邻里评事、向邻里晒事”的“五事工作法”,为居民广泛参与小区治理搭建有效平台。定期召开“板凳会”“凉亭会”“圆桌会”等共计89期,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67个,有效为居民广泛参与小区治理搭建有效平台。15个社区全部制定居民公约和居民议事规则,实现居民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监督、自我服务。设立物业服务“红黑榜”,由幸福物业公司兜底无物业、老旧小区基本物业服务。扎实开展“街道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召开党建联席会30期,吹哨156次,报到182次,解决问题156个,支持资金及投物折款30余万元。将“双报到、双报告”开展情况和“一书三单”执行情况纳入《灵武市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量化考核办法 (试行)》和评先选优、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。
培育“邻”文化
“邻里文化”筑和谐
以“邻里学、邻里情、邻里和、邻里帮、邻里乐、邻里赞、邻里治、邻里安”为主题,开展假期辅导、趣味运动会、诗歌朗诵会等活动,培育有社区、小区特色的“邻里文化”。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鼓励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各项文化建设中来,密切邻里关系,完善社区治理。已开展“这个暑假不一young”邻里爱心讲堂、“邻里同欢乐 运动海翻天”亲子运动会暨寻找“我的好邻居 分享邻里好故事”等活动1172场次,参与人数达31695人。举办“学党史、颂党恩、邻里学、树新风”暨“幸福邻里.移风易俗”文艺巡演活动15场次。
提升“邻”服务
“邻里服务”暖人心
按照“虚拟组织、实体运行”原则,搭建“互助微平台”“物什共享吧”等,组织教师、医生、律师、维修师、志愿者等,认领邻里“微心愿”,协助解决居民操心事、揪心事130余件。建立健全错峰错时志愿值班制,向居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、业务代办、志愿服务等各项服务。提供“为老、为幼、为贫、为弱”服务活动260场次,组织“邻里帮帮队、邻里互助社”等小团队帮助特殊群体采买生活用品、疏导陪伴,让“陌邻”变“睦邻”。此次疫情中创新“七彩管理法”,黄色代表“独居老人”,灰色代表“空户”,绿色代表“独居小孩”,橙色代表“空巢老人”,紫色代表“残疾人”,红色代表“集中隔离”,蓝色代表“身体不好”,实现小区特殊群体管理关怀全覆盖,为封控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