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人才引育模式 推动形成多元化人才发展新格局
2019-11-25 11:25

 

今年以来,市委人才工作局围绕重点园区、重点产业人才需求,借势“首都带首府”等跨区域合作机制优势,实施高精尖缺人才引领等五大工程、推出“才聚银川、梦圆塞上”等区域性人才交流品牌活动、探索“人才团队进民企”等人才培育新模式,不断拓展人才引育渠道,多元化人才引育新格局基本形成,为银川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

深化跨区域人才合作机制

深化“首都带首府”“闽宁合作”“苏银合作”等跨区域人才引进合作机制,围绕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,通过技术指导、项目合作等方式柔性引才引智。今年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等高精尖缺人才200余名,引进清华大学清洁水养殖等人才团队30余个,建成宁夏智能纺纱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人才载体10个。发挥苏银合作机制优势,赴苏州举办“银川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”和“银川市深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”专题培训班2期,90余名人才工作者得到培训,切实提升了县(市)区、园区、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工作者业务素质。


打造精准化人才培养模式

围绕重点产业、领域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,精准实施“人才小高地”建设、学术技术带头人储备、高端经营管理人才、“人才团队进民企”等人才培养工程,逐步实现了本土人才精准培养。给予2018年认定的155名高精尖缺人才生活补助800余万元,极大地鼓舞广大人才干事创业;先后实施“人才小高地”建设项目36个,给予900余万元资金支持,全力支持重点行业、产业领域人才培养;创新实施“人才团队进民企”活动,对我市民营企业高管人才进行培训,并开展全方位管理咨询,破解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;开展银川市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(第二期),对80名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为期6个月的培训,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综合素质。

开展区域性人才交流活动

实施“才聚银川、梦圆塞上”校地企对接活动、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(银川站)、“创意创新在银川”等活动,促进毗邻地区人才流动,进一步提升了银川市人才集聚效应。2019年开展各类人才交流会41场次,服务参会企业3000余家次,提供就业岗位超过6万个,服务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12万人次,达成就业意向3.5万人,有效缓解重点产业、企业技能型人才、实用型人才匮乏的压力。